今年4月22日是第51個世界地球日
自然資源部做出通知
2020年地球日宣傳周為
4月20日至26日
主題為
“珍愛地球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”
保持謙卑 敬畏自然
我們從猿進化成人,僅僅1萬年。在時間上來講,我們人類才是后住進地球家園中的居民,人類只不過是萬千生物中平凡而卑微的一種。
如果破壞了自然的平衡,人類也會難逃厄運,去侵犯其它生物的代價,起碼會是:病毒帶來的災難還會卷土重來。
不獵食野生動物
吃野味會造成野生動物數量的大量減少,同時,也有可能傳播有害病菌。
從我做起 不觀看動物表演
猴子、大象、海豚等動物,都和我們人類一樣,有著各自的生活、成長和家人。
你也許看過大象“憨態可掬”的馬戲表演,驚嘆于它們的“鼻子繪畫”。但是,你不知道的是,在大象還是象寶寶時,就被迫和媽媽分開,被關進一個狹小的空間。
象夫用鉤子來訓練它,讓它畫畫、載人,做一切娛樂人類的表演。這些高難度動作的背后,是大象一次又一次的被打與折磨。
保護自然環境 保護野生動物的家
杜絕浪費,比如鉛筆是用木材制造的,浪費了鉛筆就等于要更多的砍伐樹木。
也可以盡量避免使用一次性飲料杯、泡沫飯盒、塑料袋和一次性筷子,用陶瓷杯、紙飯盒、布袋和普通竹筷子來替代,這樣就可以大大減少垃圾的產生。
空氣污染是最大的環境殺手,全球每9例死亡中就有1例是由于空氣污染,每年有約800萬人死于空氣污染,尤其是在發展中國家。
建筑粉塵中的顆粒物會造成嚴重的健康影響,例如硅肺病,哮喘和心臟疾病。
較差的室內空氣狀況也被認為會減弱人們的認知功能,影響工作效率并損害健康。
二氧化碳和其他溫室氣體是造成溫室效應的主要因素,短期氣候污染物要負擔45%的當前全球變暖原因。
當室外空氣受到污染,自然通風或開窗式的通風方式反而會引入污染空氣。
面對室外空氣污染,需要加強對污染空氣的過濾,W-Space全智能健康空間系統-每個空間都有一顆“中央大腦”學習了環境健康方面的知識,并根據室內外環境變化,智能聯動各室內設備運行改善環境。
按照WELL標準設計出智能型、動態性調節的健康空間生態系統,通過實時空氣監測,過濾掉空氣中的污染物,減少排放物,保持良好的空氣質量。